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清(1644—1911) 绢本 设色 纵56.3厘米 横1706.7厘米 《万笏朝天图》卷,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乾隆南巡至苏州,官员百姓接驾的场景,可让二百多年后的我们对这一盛事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。为了完整展示这幅瑰丽的长卷,天津博物馆在《耀世奇珍》 展厅中特置专柜将17米巨制完全展开,将其全貌第一次完整呈现于广大观众面前。 清无款《万笏朝天图》卷,为磁青绢地金碧山水人物画长卷...
清康熙三十六年(1697) 纸本 墨笔 纵47厘米 横1292.5厘米 清代初期的中国画坛活跃着弘仁、髡残、朱耷、石涛四位僧人画家,画史上合称“四僧”。他们的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大胆创新,主张师法自然造化,与当时画坛正统风格相距甚远,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。在这四人当中尤以朱耷的人生与艺术最具传奇色彩。 朱耷(1626—1705),江西南昌人,为明江西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。明...
紫光阁位于北京西苑中海的西岸,清康熙时曾作为阅试武进士的场所。清乾隆年间,为了加强国家的统一,清朝中央政府曾多次派兵出征,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。为了宣扬“十全武功”,每次军队胜利凯旋,乾隆皇帝都要下令为征战中的功臣绘制画像,并将它们悬挂在中南海紫光阁内,计有280幅画像,统称为“紫光阁功臣像”,天津博物馆所藏《散秩大臣喀喇巴图鲁阿玉锡像》 即是其中之一。 《散秩大臣喀喇巴图鲁阿玉锡像》图轴,绢...
明(1368—1644) 纸本 墨笔 纵135厘米 横55.5厘米
明(1368—1644) 绢本 设色 纵186厘米 横111厘米
明(1368—1644) 绢本 设色 纵175厘米 横66.7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《桃源仙境图》轴为明代“吴门四家”之一的仇英所作的青绿山水人物画,纵175厘米,横66.7厘米。 仇英(1494—1561),字实父,号十洲,江苏太仓人,寓居苏州。漆工出身,后师周臣学画。善画人物、山水等,所绘山水以青绿重色为多,师法赵伯驹、刘松年。长于临摹,功力精湛,是明代中期画坛的巨擘。与沈...
唐(618—907) 高5.5厘米 直径12.5厘米 足径15.5厘米 天津博物馆的唐白釉辟雍砚高5.5厘米、口径12.5厘米、足径15.5厘米,圆形,砚面上凸,四周为环形水槽,圈足上有二十六根蹄状柱托起砚面,形成高圈足。外底无釉,露胎处洁白干净。圆形砚堂无釉,可以用于研墨。砚体及水槽均施白釉,釉薄光润。砚边内凹,形成圆形水渠,用于储存墨汁。此砚造型独特,是唐代瓷砚的典型器物。 ...
五代(907—960) 高4.4厘米 口径12.6厘米 底径6.3厘米 通体施青釉,釉色青中闪绿,与陕西扶凤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极为相似。碗心刻“合九”二字。“合九”,可能是“喝酒”的谐音,也可能是“一共九件”的意思,还有待新的出土物或文献资料来考证。碗内底和圈足内均有四个较大的支钉痕,显然是采用支钉窑具叠烧而成,碗内心有小汽泡和砂粒痕。此件越窑碗是不可多得的瓷器艺术瑰宝。
明洪武(1368—1398) 高54厘米 口径27厘米 底径24厘米 釉里红是以铜红釉在胎上绘画,施透明釉后,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。釉里红创烧于元代,真正成熟是在明初洪武年间,而明初将红色定为皇室专用色之一,釉里红也仅限于官窑生产。洪武釉里红目前发现均为大件器物,有瓶、盘、碗、壶、炉、等,基本不见杯盏之类的小件。 ??天津博物馆藏有一件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纹大罐,高54,口径2...
清雍正(1723—1735) 高15厘米 口径19.4厘米 底径18.7厘米
明宣德(1426—1435) 高4.5厘米 口径18.2厘米 底径14.4厘米
宋(960——1279) 高2.8厘米 口径17.2厘米 底径9.2厘米 汝窑为五大名窑之首,窑址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,据考证烧造时间为宋哲宗元祐元年(1086年)到宋徽宗崇宁五年(1106年)二十年间,因烧造时间短,数量少,在南宋时就有“近尤难得”之说。汝窑瓷器如此珍贵,在博物馆界和收藏界无不以收藏到汝瓷为至高荣誉。汝瓷现今传世不足百件,天津博物馆却珍藏着两件汝窑盘,故十分珍贵。盘高2...
明永乐(1403—1424) 高9.7厘米、口径50.5厘米、底径34.8厘米 明永乐(1403—1424年)、宣德(1426—1435年)时期是明朝国力最强盛的时期。随着景德镇瓷器制造业的繁荣昌盛和烧瓷技术的不断进步,此时生产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,青花色泽浓艳,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,被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黄金时代。 天博藏明永乐青花枇杷绶带鸟纹盘,高9.7厘米,口径5...
明永乐(1403—1424) 高16.5厘米 外径17.5厘米 内径9.6厘米
清乾隆(1736—1795) 高57.1厘米 口径10.6厘米 底径21.5厘米 仿古铜器扁壶形制,小口,直颈,扁圆腹,椭圆形圈足。高57.1厘米、口径10.6厘米、长足径21.5厘米。颈部有两个透雕夔龙形耳,腹部两面开光内斗彩绘江南农耕小景,分别为耕地和耙耨两个画面。壶侧用斗彩绘勾莲纹,间绘蝙蝠、莲花、如意、万寿、编磬,寓“家园长庆”、“福增寿长”、“吉庆如意”之意。足内青花楷书“大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